邯郸打响大气污染防治“生死战”
重思想认识,调产业结构,控面源污染
◆中国环境报记者张铭贤 通讯员冯涛 蒿文祥
11月,河北省邯郸市PM2.5平均浓度为91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6.5%。纵向比,改善明显;但横向看,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“2+26”城市中,邯郸市PM2.5绝对值仍处于垫底位置。
进入12月以来,邯郸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更趋严峻。邯郸市委、市政府密集调度、多次部署,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入“生死战”。
大气治理成全市头等大事
邯郸市作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的关键城市,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十分严峻。这一严峻形势从市委、市政府的密集调度中可见一斑:
12月3日,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调研气代煤、电代煤工作,并要求全力做好保障工作,既要保蓝天也要保温暖。5日,邯郸市市长王立彤主持召开紧急会议,听取主城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情况汇报,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付出百倍的努力,坚决打赢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生死战。6日,王立彤带队到武安市督导检查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,并要求各地不折不扣落实治理措施,紧盯目标、咬牙攻关……
“生死战”背后是邯郸市委、市政府及市直部门、各县市区的严防死守。
王立彤告诉记者:“大气污染治理,在邯郸各级主要领导中讲得最多、也抓得最多,部门之间协同攻坚最密切,广大群众参与最多、也最广泛。党委、政府统揽,部门、企业、公众多方共治、协手联动的‘大环保’格局已经形成。”
前不久,邯郸市组建了有2000多名志愿者参加的市民环保监督团,成立了环境宣传巡讲员、生态文明倡导员、大气污染监督员等“三大员”工作队,走进基层和企业监督环保工作举报污染,发动群众参与环保助力大气污染治理。
治企攻坚削减污染排放总量
邯郸市大气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有不利的气象因素,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。
河北纵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,对邯郸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,公司自2004年投产至今,累计上缴各种税金30亿元,为邯郸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十余年发展壮大,到今年,纵横钢铁走到了“红灯”前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,邯郸市将压减钢铁产能摆上了议事日程。8月31日,纵横钢铁提前实现了全面关停。企业关停后,每年可减排主要污染物3837吨。
纵横钢铁还只是邯郸市坚定、有序去产能的一个缩影,随着邯郸市武安东山、广耀、运丰3家钢铁企业实现整体退出,到8月底,邯郸市共压减炼铁产能484万吨、炼钢产能354万吨,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去产能任务。
强力推进“散乱污”企业整治行动,削减污染排放总量。今年以来,邯郸市共排查“散乱污”企业29201家,占河北省27%。截至目前,这些企业全部按照“两断三清”和“两化”标准整治完成,其中关停取缔18573家、整治改造10592家、整合搬迁36家。邯郸市永年区标准件产业在整治中走向了中高端,实现了浴火重生。
进入10月以来,邯郸市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考验责任担当、捍卫城市形象的生死之战,不退不让,严防死守。在企业污染治理上,邯郸市以提标改造、错峰生产作为主攻方向,要求企业落实管控措施。其中,武安市13家钢铁企业、29座高炉在执行停限产上,一律由以前的闷炉改为现在的“冷炉”“扒炉”,不给企业打擦边球的机会,从严落实错峰生产措施,全面减少排放总量,降低排放强度。
“五个三”全力管控面源污染
面源污染是邯郸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。精准管控扬尘污染,邯郸市创造性地开展了“五个三”(三地、三场、三边、三口、三车)综合治理工作,这一做法得到河北省委、省政府的充分肯定。
今年以来,邯郸市共整治“三地”(空地、裸地、工地)1238处、“三场”(停车场、货场、料场)5464处、“三口”(出入口、交道口、连接口)356处,“三边”(公路边、铁路边、河道边)拆迁近1000万平方米,制定“三车”(载重车、物料车、渣土车)管理办法,主城区360辆渣土车统一加装标识顶灯,喷涂举报电话。同时,今年主城区新增200辆电动公交车,全市电动公交车数量达到1248辆。
12月9日,邯郸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再升级。邯郸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武金良强调,邯郸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集中时间、精力、人力,全力冲刺,确保全面完成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。